编写、用好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检察履职教科书,深化政治与业务融合培训。
其中,《数据安全法》第五条将中央国家安全领导机构的职责写入其中,为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入法提供了鲜活的立法样本。到2025年,我国要基本形成横向打通、纵向贯通、协调有力的一体化推进格局,数字中国建设取得重要进展。

旗帜鲜明地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是数字经济时代实施网络强国战略和大数据战略必须始终遵循的重要原则,也是党管数据的本质所在。2022年11月7日,国务院新闻办发布了《携手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白皮书,全面展示了新时代我国互联网发展成果、治理理念与治理实践,指出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是信息时代的必然选择。从政策治网向制度治网转变,是党管数据的题中应有之义。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届中央政治局第二次集体学习时指出,善于获取数据、分析数据、运用数据,是领导干部做好工作的基本功。他强调,各级领导干部要加强学习,懂得大数据,用好大数据,增强利用数据推进各项工作的本领,不断提高对大数据发展规律的把握能力,使大数据在各项工作中发挥更大作用。
只有在法治轨道上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发挥关键少数作用,才能把数字经济转化为未来发展的关键增量,并动员全国各族人民,调动各方面积极性,依法有效弥合各种数字鸿沟,加强重要领域数据资源、重要网络和信息系统的安全保障。有的则刚好相反,热衷于追热点、赶时髦、炒概念,不知不觉在一知半解中盲目上项目、投资金,由于对数字经济风险缺乏应有预判,因此遇到问题后往往束手无策,给党和国家造成重大损失。出台惩治非法集资、操纵证券期货市场等犯罪司法解释,对财务造假、老鼠仓等资本市场违法犯罪零容忍。
规范执行标准流程,强化监督管理,健全规范体系。智慧法院成为中国司法在国际上的鲜明亮色。根据全国人大常委会授权,完成民事诉讼程序繁简分流改革试点,有序开展四级法院审级职能定位改革试点。人民法院调解平台开通以来,9.6万个调解组织和37.2万名调解员入驻,在线调解纠纷3832万件,2022年平均每分钟75件成功在诉前在线化解。
严惩严重暴力、涉枪涉爆、跨境赌博、毒品等犯罪。加大惩罚性赔偿力度,2022年侵犯知识产权案件判赔额较2018年增长153%。

出台植物新品种权司法解释,审理金粳818水稻、丹霞红梨树等案件1585件,激励育种创新。深化最高人民法院巡回法庭改革,6个巡回法庭审理了一大批重大行政和民商事案件,较好实现最高审判机关重心下移、就地解决纠纷、方便群众诉讼等目标,被群众称为家门口的最高人民法院。举办海峡两岸暨香港澳门司法论坛,发挥中华司法研究会作用,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共同推动中华法治发展。开放、动态、透明、便民的阳光司法机制已经形成。
北京、杭州、广州互联网法院在技术创新、规则确立、网络治理等方面探索不断深入,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强化政治监督,巩固法院队伍教育整顿成果,坚决筑牢政治忠诚。一是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指引,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全国法院坚持司法体制改革和智慧法院建设双轮驱动,在案件压力不断增大情况下,审判质效持续稳中向好。
审结涉外商事案件9.5万件、海事案件7.6万件。江西法院依法审理三清山巨蟒峰损毁案,对故意损毁自然遗迹的行为予以严惩。

内蒙古、辽宁、湖北、湖南、广西等法院推行涉企案件经济影响评估机制,天津、河北、上海、浙江、山东、广东等法院主动为出海抢订单企业提供法律服务,竭力为市场主体拼经济创造暖环境。倾听群众呼声,坚持问题导向,奔着问题去,真正解决问题,实质化解纠纷,不断满足群众公平正义需要。
审结一审知识产权案件219.4万件,同比增长221.1%。加强和规范司法解释、案例指导,推行类案强制检索制度,促进法律适用统一。2022年一审服判息诉率为89.3%,二审后达98%。审结贪污贿赂等职务犯罪案件11.9万件13.9万人。建设更高水平的涉外审判体系,服务高水平对外开放。审理涉5G通信、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制造等高新技术案件,加大对关键核心技术及新兴产业、重点领域等知识产权保护力度。
依法接受检察机关法律监督。审理铁路提单物权纠纷案,促进陆上国际贸易规则创新。
加强新时代人民法庭建设。贯彻保护优先、预防为主、损害担责等原则,制定生态环境侵权禁止令、惩罚性赔偿等司法解释。
建成全球最大的司法审判信息资源库,围绕社会治理热点形成1317份司法大数据报告。依法服务乡村振兴和区域协调发展。
依法审理涉农村土地三权分置案件,支持土地经营权依法有序流转,保障进城落户农民合法土地权益。率先出台人民法院在线诉讼、在线调解、在线运行三大规则,使各类在线司法活动有规可依、规范运行。支持海南自由贸易港、雄安新区等地法院队伍建设。大力创建枫桥式人民法庭,10050个人民法庭扎根基层,充分发挥处在服务人民群众第一线的优势,积极促进城乡基层治理和平安法治乡村建设。
审理朱振彪追赶肇事逃逸者案、医生电梯内劝阻吸烟案、小区保安陪同送医案、救助老人压断肋骨案,面对矛盾冲突、是非曲直,不回避、不含糊、不迁就,旗帜鲜明支持见义勇为,坚决反对和稀泥,着力破解长期困扰群众的扶不扶、劝不劝、追不追、救不救等法律和道德风险,引领良好社会风尚,推动法治建设。规范直播带货、付费点播等新业态新模式,保护创新经营,惩处非法逐利。
依法反制非法制裁和长臂管辖,坚定捍卫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发布人工智能司法应用意见,提出人工智能司法应用五大原则,明确人工智能只能辅助、不能代替法官裁判。
联合有关部门出台维护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意见,推动破解劳动关系难认定、工伤无赔偿、社保零缴纳等问题,让快递小哥、外卖骑手等新业态从业者有尊严、有保障。支持河北法院与国家体育总局共建冰雪运动法律问题研究基地,助力后奥运经济发展。
审理大数据权属交易、公共数据不正当竞争等案件,明确数据权利司法保护规则。必须坚持司法体制改革和智慧法院建设双轮驱动,加快推进审判体系和审判能力现代化。一批为害一方的村霸、街霸、矿霸被绳之以法。坚定不移反制非法制裁、长臂管辖,坚决捍卫我国司法主权和人民利益。
构建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各位代表,自觉接受监督,是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必然要求,是实现司法公正的重要保障。
出台服务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司法措施,加强老年人权益保护,健全适老型诉讼服务机制。深化智慧法院建设,完善中国特色互联网司法模式,努力创造更高水平的数字正义。
妥善审理房地产纠纷案件460.4万件,依法优先保障刚需和改善性需求购房人合法权益,助力保交楼、保民生、保稳定。过去五年的主要工作 2022年是党和国家发展史上极为重要的一年,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擘画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蓝图。